各位朋友向理財好朋友反應比較少接觸美國的ETF,詢問台灣有沒有ETF可以購買。答案是有的,相信大家應該聽說台灣50,這是一款元大寶來發行的指數型基金,中文名稱為「元大寶來台灣卓越50ETF」,簡稱台灣50。
此ETF於2003年成立,至今規模大概900多億台幣。可以說是台灣的代表性ETF,既然稱做台灣50想必是持有了50支台灣的代表性股票,我們來看一下到底持有哪些公司。
由MoneyDJ可以查到此ETF持股狀況如下,半導體產業佔了1/3,再來就是金融業與塑膠。
再來看一下五大持股公司,光台積電就佔了整支基金的將近1/4,再來是鴻海、聯發科、中華電、台塑。
從這些資料可看出什麼狀況?代表產業過度集中與依賴半導體,撇開產業結構不講純粹以投資角度來看,這五家公司就佔了40%,若不幸的未來這五家公司陣亡,這就與大家的荷包有關。因此看似已分散風險的台灣50,實際上風險並沒有分散。
我們來計算一下從台灣50成立之後到現在,若每個月固定投入1萬元,股利再投資進去的話報酬率是多少?
當然這是假設沒有手續費且沒有課稅的狀況下,從2003年至今總報酬率大概76.6%,年化報酬率也有5.91%。
那定期定值呢?我們也試算一下。總報酬率高達152.84%,年化報酬率也有9.82%。
這就是ETF指數型基金的簡單投資法,不需要煩惱要買哪些股票,因為一支ETF就包含了許多精選的公司,投資人只要擬訂好計畫,有紀律的執行投資即可。
這裡理財好朋友舉例一支美國的S&P500指數給大家參考,ETF代號SPY,中文名稱「標普500指數ETF」。此ETF於1993年成立,至今規模大概1440億美金,產業分佈相對平均。
SPY持股最高的公司為APPLE,大概只佔了基金的3%,相較之下風險分散性也高很多
比起美國上千支ETF的金融市場,台灣投資市場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,希望未來大家能有更多ETF的投資選擇。或者各位朋友可以乾脆投入美國市場,享有免手續費、免稅的投資環境。